“七月半”就是指七月十五,民间也称“鬼节”。老话说“七月半,鬼乱窜”啥意思?

真的有“鬼”吗?
“鬼”的存在源于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,古人认为,人有“三魂六魄”,死亡就是肉体没有了“三魂六魄”,也就是人们所说的“魂飞魄散”。
人死亡后,“六魄”就会化为乌有,随风而去,而“三魂”,一魂归天,一魂随安葬肉身之处或在灵位上享受供奉和香火,保佑后人。另一魂要入阴曹地府接受审判,“地官”会根据在人世间的善恶与是非功过,或让其重新投胎做人或打入十八层地狱。
人们所说的“鬼”就是进入阴曹地府的这一魂,当然也不具备人形。真的有“鬼”吗?当然,也没有人真正的知道,只能说,鬼就是人们对人死亡后的一种幻化。

为何说“七月半,鬼乱窜”呢?
其实,这源于古人对祖先的崇拜和秋祭活动,在以前,每逢季节的开始都有祭祀活动,春有春祭、夏有夏祭、秋有秋祭、冬有冬祭,七月十五就是古人秋祭活动的日子,人们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祈得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日子越过越好。
据说,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,人们举行秋祭活动之时,“地官”也会大赦所有鬼魂,让其到人间享受人间的供奉,因此,也就有了“七月半,鬼乱窜”的说法。

“七月半,鬼乱窜”,人们需要注意什么?
按照老传统,首先要注意不能去水边玩耍,古人认为,水是极阴之地,这天“鬼门”大开,会有鬼魂在水里集聚,以免招致灾祸,不吉利。
这天也不能拍别人的肩膀,据老人说,人身上有鬼惧怕的三盏灯火,一在头顶,另两盏灯火在左右两肩上,如果拍肩膀容易让火熄灭,鬼看不到火就有了可乘之机,容易惹鬼上身。

再就是“七月半”这天,忌讳说“鬼”、“死”、“病”等不吉利的字眼,毕竟“七月半”是民俗中“鬼魂”放假的日子,不说这些不吉利的言词也是我国的纳吉习俗。
另外,“七月半”这天夜里也不适合夫妻房事,不适合把衣服晾在外边,据说,这天是“鬼乱窜”的日子,如果鬼在夜里看到衣服在外面会借用,不吉利。

总之,“七月半”是民俗中的祭祀之日,趋吉避凶又是人们的心理需求,该讲究的讲究一点也好。当然,我国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习俗,“鬼”虽然不可怕,但可怕的是人心,希望大家尊重老传统,都能够逢凶化吉,顺顺利利地过好“七月半”这个节日。